11月8日,人們期待已久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下稱《計劃》)正式對外公布,前不久,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已聯合印發該文件。這意味著為期三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正式打響,各項任務將進入實施階段。
上述文件重點明確了五項任務,比如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解決養殖業污染、防控種植業污染以及提升農業農村環境監管能力等。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在11月8日政策吹風會上表示,近來,農業農村生態環保雖取得積極進展,但總體形勢依然嚴峻,“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區仍較突出,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队媱潯穼嵤┚褪且a齊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突出短板,強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其實早在今4月,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將抓緊制定七大標志性攻堅戰作戰計劃和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做到按圖施工、掛圖作戰,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三時間明顯見效。
不過,實際上目前時間已不足三,蘇克敬坦言,要完成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各項任務目標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他表示,“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突出問題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范疇,對污染問題嚴重、治理工作推進不力的地區將進行嚴肅問責!
得注意的是,此次《計劃》提出,到2020,全國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河北、遼寧、山東、河南、甘肅、新疆等農膜使用較高省份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在重點用膜地區,整縣推進農膜回收利用,推廣地膜減效技術,做好100個地膜回收利用示范縣建設。
《計劃》同時要求試點“誰生產、誰回收”的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現地膜生產企業統一供膜、統一回收。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介紹:“地膜在當前中國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非常大,超過全球其它國家的使用總和,尤其是在中國西北地區有沒有使用地膜,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在甘肅用地膜覆蓋后,產平均要加30%,甚至有些地區能達到70%!
不過,地膜使用后的殘留會產生一定污染,有必要進行回收處理。李波坦言,目前地膜生產技術仍存在諸多問題,需進一步改進!艾F在農業農村部對這項工作抓的很緊,首先一項舉措就是推動出臺地膜新標準”,他說。
據他講,原有的地膜之所以會產生殘留,是因為太薄!皫缀跻慌鼍退,根本沒有辦法回收;谶@種情況,我們實施的一項舉措是加厚地膜至0.01毫米,鼓勵農民使用厚膜,以便后期回收利用”!按送,不光是加厚度,還有地膜的韌性和強度都要進一步加”,李波強調。
“目前,我們在西北地區正在實施整縣推進農膜回收利用的示范縣,包括地方回收利用的體系也建立了,要求這些示范縣回收的地膜要達到80%!彼f。
除此之外,李波還透露,現在農業農村部正在研究推進機械化回收地膜,減少農村勞動力使用,目前在西部地區已有所突破,效果較為明顯;同時正著力研究可降解地膜。
不過,他也坦言,可降解地膜是一個發展方向,從目前來講,成本相對較高,大概是正常地膜的三倍左右,普遍使用還不太現實。下一步爭取在降解地膜應用配套技術、高強度地膜替代產品、地膜回收機械、地膜綜合利用技術等方面盡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同時還將盡快出臺農膜回收管理辦法,從法律層面明確各部門、企業及個人的責任。
“由于地膜的附加很低,且農膜回收企業多是一些小作坊式工廠,存在一系列環保問題,所以我們正在探索地膜回收延伸的機制,試行 ‘誰生產、誰回收’!崩畈ū硎,我們還建立了監測評機制,對示范縣進行嚴格監督和評估。
此外,《計劃》還明確提出,要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效,到2020全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實現負長,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的目標。
李波對此解釋稱:“實際上,經過近幾相關工作的推進,全國化肥、農藥的使用總是在逐下降的,尤其與2015相比,減較為明顯,所以到2020化肥農藥使用實現負長的表述更為科學!
|